如本系列文章所探討,峰型變化是HPLC分析常見的問題。理想的層析峰應對稱並呈高斯形狀[D. R. Stoll, LC-GC N. Am.39 (2021), pp.353-362]。計算USP拖尾因子(T)可以將峰型對稱性量化,如圖1所示。拖尾因子的值等於1表示完全對稱,小於1稱為前傾峰,大於1則稱為拖尾峰。許多方法要求所有層析峰的拖尾因子皆須保持在指定範圍內。拖尾因子若明顯偏離1,可能會降低相鄰沖堤峰的解析度,增加積分難度[D. R. Stoll, LC-GC N. Am.39 (2021), pp.353-362]。
設定在用過的管柱上執行既定方法時,應進行適用性測試,檢查管柱狀況是否良好。這項測試應評估管柱和系統在產生可接受壓力、滯留時間、峰面積、峰寬和層析峰對稱性等各方面的能力。只要有任何一項測試結果明顯不同於之前使用該管柱得到的結果,就表示管柱可能有問題。圖2所示範例採用的是Waters逆相品質管控標準品(P/N:186006363)。此標準品含七種化合物,使用梯度方法進行了分析。起初(圖2A),USP拖尾因子介於0.90~1.27之間,在可接受範圍內。將管柱從系統拆下,過一段時間後再接回,接著執行同樣的測試方法,這次得到的層析圖如圖2B所示。雖然滯留時間、峰面積和柱壓皆與初次執行的結果相似,但七個層析峰的USP拖尾因子全數提高了,範圍介於1.32~1.65之間。
層析峰 |
A |
B |
C |
1 |
0.9 |
1.32 |
0.91 |
2 |
1.27 |
1.61 |
1.27 |
3 |
1.2 |
1.65 |
1.2 |
4 |
1.1 |
1.46 |
1.09 |
5 |
1.1 |
1.47 |
1.11 |
6 |
1.11 |
1.44 |
1.09 |
7 |
1.08 |
1.47 |
1.08 |
如第一部分所述,有幾個原因會導致層析峰對稱性出現變化,包括HPLC系統、移動相、樣品以及管柱發生問題[J. W. Dolan and L. R. Snyder, Troubleshooting LC Systems, Springer Science+Business Media, New York, 1989, pp.385-420]。如前所述,要進行疑難排解,建議先仔細分析層析圖,從中觀察峰型變化出現是在所有峰抑或部分峰。若層析圖中的所有層析峰皆出現類似的峰型變化,如圖2B所示,可能原因包括管柱中有空隙、樣品基質成分堆積在管柱中,或者管柱與HPLC系統連接不當。之前使用該管柱時並未出現問題,因此,管柱有空隙或樣品基質堆積的可能性不大。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與HPLC系統連接不當。重置管柱連接後,再次執行適用性測試方法。如圖2C所示,USP拖尾因子已經恢復成初始值。由此可知,問題出在管柱連接不正確,導致管柱與連接系統的管路之間出現空隙(見圖3)。即使是很小的空隙,也足以導致峰型畸變。如需使用各類末端接頭將管柱連接到數個HPLC系統的示範教學,請觀看系列影片,網址:如何將HPLC管柱連接到Waters LC系統